首页 科技 

查看:485  |  回复:0 HJT,光伏的未来?
  游客

积分 : 0
发贴 : 0
IP : 127.0.0.*

HJT,光伏的未来?



 
目前,HJT的实际情况就是“边走边看”,走得好,就大干,走不好,可能就不干了。
光伏电池是有效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手段。众多类型的光伏电池中,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确立光伏产业显著的优势地位。
P型单晶硅发展较早,主流产品经历了BSF电池,PERC电池以及双面PERC+电池的不断发展,电池效率已逐渐接近瓶颈。与之相比,N型硅片具有较长的少子寿命、更小的光致衰减,公认未来高效光伏电池发展将切换到N-Topcon、HJT等N型电池方向。
实际上,不仅投资机构和吃瓜群众对HJT充满困惑,在光伏产业圈内部,也是分歧颇大,甚至观点对立,尤其是HJT与Topcon之间的争论。
01 HJT支持派
支持派认为,HJT技术成熟,效率较现有PERC进一步提升,尽管目前设备投资高、银浆用量大,但随着国产设备的进步和规模化的优势,再加上银浆改性、铜电镀等降本方案的突破,规模化量产成本有很大希望降低到市场可以接受的程度。目前国产设备1GW投资成本已经降低到4.5亿元左右,而且在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另外,HJT高双面率、低衰减、低温度系数等技术特征,使得全生命周期的发电可能比PERC高7%~15%,所以初始组件投资虽然高,但LCOE未必高。
HJT的主要支持者是相关的设备厂商,他们是这项技术应用和推广的最大受益者。此外,还包括光伏行业的新势力或非头部企业,他们希望通过全新的技术路线实现弯道超车。

02 HJT反对派

反对派则认为,HJT成本太高,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成本,还是银浆等材料成本。至少,短期性价比难以超越PERC,因为目前的PERC表现还好,且还在优化提升,无论哪种新技术短期超越都是挺难的。
至于HJT综合成本将逐渐下降的观点,部分人认为其成本下降基于若干假设,比如低温银浆用量逐渐减少,这些假设是否成立本身就是个问号。
此外,在HJT喧嚣之下,规划产能虽然不断加码,但实际落地开工情况总体低于预期,尤其是个别龙头企业表现并不积极,也成为HJT反对派的争辩依据。

03 HJT与Topcon之争
讨论HJT,Topcon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PERC后时代,HJT和Topcon是普遍认为的两种升级替代路线。关于两种技术路线的比较,这里借用阿特斯(CSIQ.US)的一张图科普一下。


但是,面对两种技术路线,坊间分歧太大,甚至通过贬低彼此来美化自己。
Topcon的支持者认为,基于PERC改进的Topcon,设备投资成本更低,备受关注的良率也可以随着规模化不断改进。
目前,电池厂尽管在HJT上有所布局,但更像是战术上的尝试而非战略上的布局,而且HJT进度实际上是低于预期的。
HJT支持者自然会数落Topcon的不足,认为尽管Topcon与PERC兼容可以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但其良率仍有待提高或验证,而且HJT的成本还会一直下降,尚不能证明Topcon比HJT更优。
在效率方面,HJT相对于Topcon的提升空间可能更大,并且由于TCO导电层的存在,更容易和钙钛矿组成叠层电池,引领技术发展的方向。
HJT支持者还认为,Topcon是基于PERC技术的改进,只是过渡,并非颠覆,而颠覆者HJT似乎才符合光伏行业的变革基因,才是正道和方向。
HJT是一种取决于增量的新技术,Topcon则是一项兼容存量的新技术。假如市场爆发式增长,从原理上讲,HJT的工艺更简单,能耗更低,长期应该是可以胜出的,短期内Topcon还是有它的优势。实际上现在HJT和Topcon在技术上,都在互相借鉴。

04 HJT的实践派
截至目前,关于HJT的质疑,乃至HJT与Topcon之间的争议,在光伏产业圈高层都是迟疑未决,至今没有明确结论。
对于存量光伏玩家而言,没有任何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会轻易下结论。众所周知,光伏行业经历数次技术变革甚至颠覆,对行业发展格局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光伏企业至今应该都是心有余悸。
再说,光伏行业经过这一轮证券化,纷纷A股上市或者上市过程中,财大气粗,不差钱,在新技术上投资几个亿,小试牛刀,不再捉襟见肘,而且迎合公众投资者诉求也成为一种新因素。
目前,光伏行业HJT的规划产能已经几十GW了,但“光说不干,假把式”。我认为只有光伏头部企业GW级以上的实际动作,才是HJT最客观、最真实的背书。
在光伏产业日趋成熟、头部企业财大气粗的今天,头部企业群体犯错的可能微乎其微。
所谓“GW级的实际动作”,不是“纸面规划”,不是“技术储备”,也不是“开工仪式”,而是货真价实的“采购设备”。
按照“采购设备”的标准,头部企业通威是HJT的第一拥趸了,在400MW中试线之后,2020年10月终于正式开工建设1GW异质结项目(采购设备),算是HJT的最新背书了。
而其他头部企业,除了阿特斯250MW中试线、东方日升(300118.SZ)500MW中试线,隆基、晶科、晶澳、天合等,都还没有看到公开信息显示其正式建设HJT项目。
所以,静态地看,目前实际开工建设情况,相对于庞大的规划情况,几乎微不足道,还有很大差距。
至于个别新势力或非头部企业的HJT项目建设,有“弯道超车”或“蹭热点”的动机和嫌疑,或者有地方政府资金的助推,难以客观评价,这里不再展开。
而Topcon由于与PERC兼容,很多厂家在新建PERC产能时都预留了改造空间,所以Topcon的“实际动作”看起来会小一些,并不像新技术HJT那样敏感,行业内目前也就中来股份在Topcon上的动作较大。

05 HJT的后续关注重点
目前,HJT的实际情况就是“边走边看”,走得好,就大干,走不好,可能就不干了。走得比预期快,说明风向变好;走得比预期慢,说明风向变差。
旁观者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利益相关者的说道是不客观的,关键看当事人的行为表现,这个说明一切。
所以,后续关注重点是,主流电池厂实际上马GW级HJT项目的进度,也只有越大的产业规模,越丰富的产业生态,才能支撑HJT越快降低成本,HJT才有出路。

06 未来技术展望
无论是HJT还是Topcon,本质上都是晶硅表面的钝化技术,不同的是采用的钝化材料和钝化工艺有所不同。除了这两种技术,未来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钝化材料和钝化工艺。
与PERC相比,无论是HJT或Topcon,还是别的新技术,量产电池片效率至少要比PERC高1.5个百分点,即量产电池片效率达到24.5%以上,同时成本可比或者略低,才可能对PERC技术构成实质性威胁。
或许,更现实的可能情形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三种或者更多的技术路线长期共存,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本身体现了光伏技术的繁荣和多样性趋势,对光伏行业整体是一件好事。
再加上整个光伏市场可以预见的繁荣,外部需求可以容纳几种技术路线的同时存在,即大家都可以分得蛋糕。
除了技术和成本,还有更多复杂的市场因素,比如某些国家的光伏市场对价格可能不那么敏感;比如某些上下游企业之间拥有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和对技术的引导话语权等等。
头部企业对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会更加敏感,但对于规模化量产会更加严谨。头部企业有实力对多种技术同时投入研发和提前布局,新势力则可能在弯道超车的诱惑下或者在地方政府投资的驱动下不计成本地追逐新技术。


这里再引用一张阿特斯的高效电池技术路线图,或许代表了主流的发展方向。
实际上,新技术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取决于中国光伏行业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新技术必须做,而且值得投入。不管如何争议,很多光伏人士都坚信,HJT和Topcon为代表的新技术最终一定会取代PERC技术,只是时间节点无法精确预测。 


20-12-11 17:05    回复
第    1  页


回复内容:
网络附件:
二维码工具:
验证码:     5673